智能化變電站的功能特征
作者:管理員 發表時間:2012/8/20 13:45:35
智能化變電站的設計和建設,必須在智能電網的背景下進行,要滿足我國智能電網建設和發展的要求,體現我國智能電網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的特征。智能化變電站應當具有以下功能特征:
1、緊密聯結全網。從智能化變電站在智能電網體系結構中的位置和作用看,智能化變電站的建設,要有利于加強全網范圍各個環節間聯系的緊密性,有利于體現智能電網的統一性,有利于互聯電網對運行事故進行預防和緊急控制,實現在不同層次上的統一協調控制,成為形成統一堅強智能電網的關節和紐帶。智能化變電站的“全網”意識更強,作為電網的一個重要環節和部分,其在電網整體中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明顯和突出。
2、支撐智能電網。從智能化變電站的自動化、智能化技術上看,智能化變電站的設計和運行水平,應與智能電網保持一致,滿足智能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等運行性能的要求。在硬件裝置上實現更高程度的集成和優化,軟件功能實現更合理的區別和配合。應用FACTS技術,對系統電壓和無功功率,電流和潮流分布進行有效控制。
3、高電壓等級的智能化變電站滿足特高壓輸電網架的要求。特高壓輸電線路將構成我國智能電網的骨干輸電網架,必須面對大容量、高電壓帶來的一系列技術問題。特高壓變電站應能可靠地應對和解決在設備絕緣、斷路開關等方面的問題,支持特高壓輸電網架的形成和有效發揮作用。
4、中低壓智能化變電站允許分布式電源的接入。在未來的智能電網中,一個重要的特征是大量的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分布式電源的接入。智能化變電站是分布式電源并網的入口,從技術到管理,從硬件到軟件都必須充分考慮并滿足分布式電源并網的需求。大量分布式電源接入,形成微網與配電網并網運行模式。這使得配電網從單一的由大型注入點單向供電的模式,向大量使用受端分布式發電設備的多源多向模塊化模式轉變。與常規變電站相比,智能化變電站從繼電保護到運行管理都應做出調整和改變,以滿足更高水平的安全穩定運行需要。
5、遠程可視化。智能化變電站的狀態監測與操作運行均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遠程可視化與自動化,以實現變電站真正的無人值班,并提高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水平。
6、裝備與設施標準化設計,模塊化安裝。智能化變電站的一二次設備進行高度的整合與集成,所有的裝備具有統一的接口。建造新的智能化變電站時,所有集成化裝備的一、二次功能,在出廠前完成模塊化調試,運抵安裝現場后只需進行聯網、接線,無需大規?,F場調試。一二次設備集成后標準化設計,模塊化安裝,對變電站的建造和設備的安裝環節而言是根本性的變革??梢员WC設備的質量和可靠性,大量節省現場施工、調試工作量,使得任何一個同樣電壓等級的變電站的建造變成簡單的模塊化的設備的聯網、連接,因而可以實現變電站的“可復制性”,大大簡化變電站建造的過程,而提高了變電站的標準化程度和可靠性。出于以上需求的考慮,智能化變電站必須從硬件到軟件,從結構到功能上完成一個飛越。